會注意到《牡丹還魂記》這本書,一部分原因是以愛情為題材,封底寫著:「這一世,她將魂魄抵押在地府三十年,就為了等待擦身而過的良人,憶起自己。」簡短卻有力,深深吸引我。另一部份原因是職業病,因為湯顯祖《牡丹亭》,在中文系不是主修戲曲的我,也讀過一二片段,更何況之前尚有白先勇的加持,將它改編成適合搬演的青春版牡丹亭,所以說,再怎麼樣,我也都不能錯過這本書。
[5回]
這本書的主要脈絡有二,一為湯顯祖《牡丹亭》。這個戲曲在當時一出,許多少女為它癡迷,甚至病死,原因就在於故事中的女主角杜麗娘,因在夢中遇見良人柳夢梅,醒後犯了相思難解,後來病死並被葬在梅樹之下。直到多年後因緣際會,柳夢梅使其重生,結為連理並一家團圓。這樣一個浪漫而美好的遇合,使得許多女子都希望自己能像杜麗娘一樣,尋得一個真心的人。無奈在明末清初,甚至是其它朝代,女性向來都沒有辦法為自己發聲、尋找自由,最終只能抑鬱而終。另一條主線是清代康熙年間所寫成的《吳吳山三婦合評牡丹亭還魂記》。這是目前世上現存最早的一本女性寫成的文學批評專著。吳山是清代文人吳人的字,三婦則是他先後娶進家門的三位正妻:陳同、談則與錢宜。在當時,雖然有許多女性的作品付梓,不過後來女性作品也經常為人批判,而吳人為了保護妻子的名聲,只在序跋提到三人名字。馮麗莎就運用了上述兩條脈絡,考究史實與背景資料,寫成了《牡丹還魂記》這本(歷史)小說。主要貫穿全文的角色是陳同(書中閨名為牡丹)與吳人,敘述陳同在婚前與吳人相遇,三個夜晚暢談《牡丹亭》,卻讓她犯了相思,起了非君不嫁的心情。無奈她的婚事早已訂定,她不吃不睡地把自己的情意與評述寫在《牡丹亭》的珍本上,後來在出嫁前幾天病死。病死之後她才發現父母幫她訂下的未婚夫,其實就是吳人。因為她的神主牌沒有點主,所以她成為餓鬼,三十年漂蕩在人間,守護著吳家,眼見他再娶嬌縱千金談則以及善良的農家女錢宜,並時時看顧引導吳人的兩位妻子寫下她們對《牡丹亭》的感想。三十年過去,吳人辦理冥婚並發現了陳同未點主的神主牌,為她點了主,讓她從此成為吳家的祖先,不再是餓鬼,可以去投胎。三十年春秋過去,陳同從一位只知犯相思的大小姐,變成成熟的女人,也明白祖母與母親以前年輕時的風采,以及她們所經歷過殘酷的揚州大屠殺。祖母為了丈夫犧牲了生命,母親為了丈夫付出了清白。她原以為祖母與母親都不懂愛,但是其實跟她們比起來,陳同終於明白自己年輕時的小家子氣,如果沒有父親的忍辱負重以及祖母和母親的犧牲,是無法成就她這個人,更不用說有機會遇見吳人,一探愛情的奧秘。於是她願當三十年的餓鬼,只為了完整自己的愛。這本書,很精彩。精彩的地方在於作者馮麗莎巧妙編織兩條脈絡,說的是《牡丹亭》,但也在說三婦的故事。以陳同開始的序章,伴隨著故事進行,作者有時也挑出《牡丹亭》的戲文或陳同等人的評注,使得故事更能深入,並使人佩服作者資料查找如此完整,豐富的背景知識,連我也不得不讚嘆,讀一本書好像讀了好幾本。另外譯者林維頤也兼顧了本書的中國情調,對於原文的查考以及翻譯是否精當,都求教過原著以及原作。作者與譯者所下的工夫,可以從書後的跋看出,讓我非常佩服。但是,也不要覺得它是一本很厚實難讀的書,一點也不,只要跟隨著牡丹花瓣灑下的脈絡慢慢閱讀,自然可以快意暢讀而不覺滯礙。後記:這本書似有承接《雪花與秘扇》(我沒看過這本,只知道大概)的女性脈絡,揭示出明末清初越來越多的閨秀走出家門、出版作品,省思自我價值。也許,並不一定是受到肯定,可是在當時,已略有女性自覺意識,不過套句吳爾芙所說,女性若要寫作,除了要經濟獨立,也要有自己的房間。這些大家閨秀,有自己的房間,也閱讀廣泛,但是若沒有父母兄長丈夫的支持,她們的作品仍是不可能面世。因此,雖然蕉園詩社的女作家們都很有才情,但是在當時,要達到完全的創作自主,仍是有段距離。表面上看起來如此自由奔放的女性出走潮,其實還是與傳統保守牽在一塊。牡丹還魂記作者:馮麗莎 原文作者:Lisa See 譯者:林維頤 出版社:高寶 出版日期:2008年08月27日 語言:繁體中文 ISBN:9789861852089PR
2009/02/02
♥啃書K漫畫
無題
這篇沒人回耶<br />
是因為寫得太沉悶了嗎?XD<br />
不過這算是近期內看過蠻喜歡的書~
marchbaby 2009/02/09 03:32 EDIT R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