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PR]
[PR]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。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。
最近有開始慢慢買材料,準備做一間屬於自己的娃娃屋。
原本看準了國外有賣材料可組合的房子,可是大部分網站都不寄出國,所以只好先放棄,因此可能考慮先買個屋盒來做。
原則上,只是先做自己夢想中的房間吧!
圖片是之前在拍賣標到的貴妃椅,是預想中需要的椅子,白色鐵絲製成,很明亮的感覺,暫時先做了一些抱枕裝飾,但之後或許會改別的色系,要看我的心情啦!我應該會做很多抱枕放在床上或椅子上吧,像電影演的那樣。:)
背景的花布是我打算用來當「壁紙」的花色,原本是拼布材料,一包好幾種,看到喜歡就先買下了,至於會不會用到,就不知道了,因為一切都是......看心情啦!
記得之前寫碩論時,我的消遣是玩RPG,我看這次寫論文,大概就是做娃娃屋了吧......
嗯,看起來我又向宅女之路推進一步了...-_-"
一九九九年春,因為喜歡櫻花短暫而絢爛的生命,我執著地流連在京都的花色之中,清水寺的清水舞台,繁花似錦,遊人如織,我看見「數大便是美」。哲學之道的小渠,飄落幾片櫻,彎垂著的枝,像美人掬水的手,此情此景永存我心,只因清晨時分,這裏只有寧靜與我為伴,靜靜地品味著花開花落的聲音,才是那一季燦爛最美好的回憶。
二○○七年冬,再訪京都,只為了一窺雪顏的金閣寺。若要說起京都的名寺,有什麼比得上三島由紀夫筆下美得如夢似幻的金閣寺呢?為了金閣寺,值得在料想中的雪景,舉步維艱。可惜的是,京都的冬陽驕傲地宣告著這是一個暖冬,我無法得見「雪化粧」的金閣寺,卻多了更多時間與心情,欣賞京都的寧靜美。
照片中的雪季京都,總是出奇地沉靜,而、靜,絕對是欣賞京都最棒的角度。
雖然無雪,但暖陽伴我走遍京都,於是乎,不適合走遊客鍾愛的景點,反而應該穿入尋常小徑:西本願寺附近的佛具店,隱隱透露出莊嚴的美;東山區的老舊房舍,帶有一點歷史的蒼桑;古書店盤據的寺町通一帶,假裝自己也是日本人,走入在地生活中;短短的石塀小路,石板與竹籬,遇見偶然走過的藝妓,想像自己走入京都傳統的世界之中。
如果一定要用什麼詞來形容京都,那麼就用「靜」吧!只有這樣,才能夠體會京都的美,不是在於極力保存的千年古跡,而是在古跡之中的人文精神,否則二條城便只是一個宏偉的城,而不是歷史洪流中舉足輕重的「大政奉還」處;否則晴明神社就只是偶像迷思的副產品,而不是紀念平安京陰陽博士的紀念碑了。
所以說,請安靜吧,不說話、不思考,用力呼吸清新空氣,讓芬多精流通血脈、洗刷心靈,仔細傾聽風吹過竹林間的聲音,也許,你可以在這裏,發現屬於你自己的京都。
p.s.本文為「我到京都的理由」徵文投稿作品。
如果你喜歡《理性與感性》中那對個性迥異的姐妹花;如果你喜歡《傲慢與偏見》中外冷內熱的達西先生;如果你喜歡《愛瑪》裏那個愛為人作媒卻惹了一身腥的愛瑪,那麼,你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見見珍‧奧絲汀(Jane Austen)。
有什麼比在英國涼爽的夏季拜訪珍‧奧斯汀來得更吸引人呢?
漫步在微雨淫淫的巴斯(Bath)街頭,我一眼就愛上這個地方。由車站往市中心走去,會經過巴斯最古老的房舍──沙利蘭之家(Sally Lunn's)、羅馬浴場博物館(The Roman Baths)和巴斯教堂(Bath Abbey),還有流水以半圓形階梯式往下流的帕特尼橋(Pulteney Bridge),如果再走遠一些,就可以看到氣勢磅薄的皇家新月樓(Royal Crescent)。這些美侖美奐的建築富含歷史的滄桑,但也精緻細膩,可以看出巴斯身為渡假勝地、溫泉水療重鎮的往日光華。
二十五歲時,珍一家人為了父親的身體健康,來到巴斯。其實珍在巴斯相繼住過雪梨公園四號(4 Sydney Place)、綠園路二十七號(27 Green Park Road)以及蓋街二十五號,(25 Gay Street),但今天我們相約在蓋街四十號(40 Gay Street),雖然那棟房子並非是她真正住過的地方,但格局是差不多的。
遠遠地,我就瞧見珍穿著可愛的粉藍色小洋裝,在門口等我。收起傘,我進入珍‧奧斯汀中心(The Jane Austen Centre),隨著導覽員的解說,我也進入了珍的世界。她出生在史帝文頓(Steventon)的牧師家庭,家中成員甚多,但與她最親近的莫過於姐姐卡珊卓拉(Cassandra);她終身未嫁,但感情生活一點也不空白,曾經短暫訂過一次婚。此地展出了部分珍的手稿以及物品,但只是現存遺物的九牛一毛,我慢慢地參觀,試圖找出更多關於珍一生的蛛絲馬跡。
珍於是邀請我上二樓的Regency Tea Room,提前喝杯下午茶。如果你想知道達西先生或伊莉莎白會喜歡什麼樣的茶點,聽珍的準沒錯!我點了一壺珍的特調茶(Jane Austen Blend),混有一點中國茶的味道;達西先生最愛的蘋果肉桂蛋糕(Darcy's Favorite Cake),鬆脆兼具,十分可口。
外頭仍是雨,但我的內心暖暖的。啜口茶,珍優雅地放下杯子說她並不喜歡巴斯,因為她只是一個鄉下女孩,她喜歡散步在林間小道,享受小村子那種彼此親密連繫的感覺。她說她的哥哥將喬頓(Chawton)的小房子借給她和姐姐、母親居住,也同樣歡迎我前去參觀。
於是我就在一樣的雨天,拜訪喬頓。下了公車,順著往喬頓的小路前行不久,沒一會兒就看見了珍所提到那棟磚紅色的可愛房子。這裏目前是珍‧奧斯汀故居暨博物館(Jane Austen's House Museum),裏面所有的東西都原封不動收藏著珍生活的痕跡,未曾改變。珍一定喜歡在秋日涼爽的午後,坐在花園內看書;或者是坐在餐桌旁她固定的小圓桌旁,伏案寫作;或者是在起居室中朗讀她的作品並聽取家人的意見;或者是在臥房中,與卡珊卓拉兩個人矇著頭在被裏聊天。
在這裏,我看到栩栩如生的珍,就在我四周生活著,鮮活如昨。我小心翼翼、不敢打擾,輕手輕腳地,順著她走過步伐,走著她的路。
於是我在此地與珍心靈交會。
一八一七年五月,珍因為病重,再度搬家至溫徹斯特(Winchester),並由卡珊卓拉照顧。我在小巷弄間找到珍居住的地方,她在此渡過最後的日子。乳黃色的房子,在偉岸的溫徹斯特大教堂(Winchester Cathedral)旁邊,顯得微不足道,如果沒有注意到門上方名人故居的標誌,很容易就忽略了,就像當時沒有知道,在這裏渡過餘生的女性,會是日後英國文學史上不可抹滅的人物。
一八一七年夏七月,珍告別了她親愛的家人,遷居溫徹斯特大教堂的墓園。
二○○六年夏七月,雨紛紛,我在此憑弔珍精彩的一生。
站在教堂內她的墓碑前,想起我追尋著她的足跡,一步一腳印,走過巴斯、喬頓以及溫徹斯特。溫柔的珍、慧頡的珍、愛挖苦人的珍,雖然她終身未嫁,但是走過一回她的人生,我想她是快樂的──至少,她留下了許多如珠妙語,誰能說閱讀她的小說不是一種愉悅的享受呢!
※原載於《台灣教會公報》第2876期第16版「藝文走廊」。
p.s.相關照片與詳細行程,請參考以前已發表的〈拜訪珍‧奧斯汀〉上中下三文。
〔編譯羅彥傑/綜合報導〕每日郵報報導說,英國最近出現一隻神祕貓,每週都會多次固定搭乘三三一號公車,公車司機都暱稱牠是「麥凱維提」(靈感來自於英國大詩人艾略特詩中提到的神祕貓)。而且牠都非常乖,相當安分守己,到站就下車。
選定三三一 一站就下車
這隻帶著紫色項圈的貓,大多數早晨都會從同一個站牌搭上這部專開繁忙路線的公車。牠都在一排五○年代的老屋前上車,然後公車沿路開下去,牠就在四百公尺遠的下一站下車,這一站剛好就位在一排商店的前面,而其中一間是炸魚與馬鈴薯店。
不見飼主跟 英倫自在行
最先於今年一月間看到「麥凱維提」從公車躍下的四十九歲司機胡恩說:「當我第一次看到這隻貓跟著一群乘客跳下車時,真是感到非常奇怪。我沒有見過牠上車,這真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。」隔天司機在路旁停車,以便讓乘客上車時,一開車門,這隻貓就朝著公車方向跑過來,再跳上車,窩在某一個座位下,「我不認為有乘客注意到」。
每週大約會出現這種情況兩三次,而且「麥凱維提」都是選同一站上下車。目睹過牠的乘客表示,牠都坐在車身前半部,耐心等待下一站,然後下車;剛開始大家以為牠的飼主就在旁邊,後來發現不是這麼回事,但現在已經見怪不怪。
轉貼自自由時報
每日郵報原文
這隻貓有陰陽眼耶,怪不得那麼聰明,不過我家March也很厲害滴,她會蹲馬桶,是人坐的馬桶喔~
我是魚,這是我的發光小魚缸。我和三隻貓同住,March是混血美女,小六是黑黝帥哥,公主是玳瑁美人。我的世界很簡單,喜歡音樂電影喜歡書,喜歡旅行和被貓咬,喜歡花很多時間做無意義的小玩意,喜歡Miniature喜歡畫。希望有一天能夠游遍世界,最後住進自己建築的微物世界,一切就最完美了。^^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