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PR]
[PR]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。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。
- Newer : 康熙四十三年:看電視長知識之步步驚心筆記(11/21)
- Older : 天使們
[PR]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。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。
從喜生憂患,從喜生怖畏;離喜無憂患,何處有怖畏?
從愛生憂患,從愛生怖畏;離愛無憂患,何處有怖畏?
是故莫愛著,愛別離為苦;若無愛與憎,彼即無羈縛。
──〈妙色王求法偈〉
11/18(17):這外面的天空,才是真正的天空。我想,若曦終於想通了。
若曦在清代活了二十多年,也變得像傳統的女人了,個性扭捏、猶豫不決,當初那個會衝到四爺馬前的若曦到哪去了?正是因為牽連太多人,所以讓她害怕了起來,因為她的一舉一動,不是只關乎她一個人。
所以她要承歡把十四爺安排的宮女芮兒打發走,她拼命要雍正不要怪罪任何人。(我說若曦真的不懂宮廷鬥爭,真是白費在康熙身邊混了這麼久。)當年對八爺的情意,轉化成一連串的人名,八福晉和九爺的話,讓她把一切責任擔在自己身上,可是她終究沒有發現,她想改變歷史,但無論如何它都會照原來的結果進行,有沒有她,根本無所謂。就算她向雍正坦白一切,最終還是救不了各位爺的。
只是她也累了,這紫禁城,從來就不是她該停留的地方。
今日重頭戲在於八爺。當年八爺被封為廉親王時,八福晉曾言:「何賀為?慮不免首領耳!」今日果然也成為雍正斥則八爺教妻無方的藉口。真是欲加之罪,何患無辭。此事發生於雍正四年,《清史稿》載休八福晉之事發生於雍正四年,戲中時間為雍正二年,想來作者是特意要把兩事分開,以給八爺連串打擊。同年四月雍正下令治敦郡王(十爺)罪,削爵拘禁。
八福晉跪求八爺以大局為重,休妻,八爺方知八福晉對他之情深,以及堅強。她選擇一個轟轟烈烈的結局,我佩服她!(這一集兩位演員都演得好棒喔)
小瑪的步步驚心:康熙與若曦 x 瑩的《步步驚心》步步賞析文
11/17(16): 雍正元年,七月詔修《明史》,十月命年羹堯任撫遠大將軍,十二月冊封皇后與諸妃;二年三月封年羹堯為一等公。雍正即位後,因為年羹堯妹貴為年妃,雍正給予年羹堯的厚待,自不在話下。戲裏提到年羹堯與十三爺不合,若曦的父弟被調到西南邊陲擔任清閒文官,八爺與工部侍郎郎中被責罰,若曦為之求情,反而與雍正吵架。
在以前住過的配閣庭院,煮水泡茶,若曦不想再聽那些朝堂之事,只想清閒地坐在樹下過一生。十三爺說她清明,但我倒覺得,這是她已預知未來的結果。她想抽身,但她既已許了雍正,便不可能抽身,只是想當隻駝鳥罷了,這是她的矛盾。少做少錯,她至少能保住父弟;反觀年羹堯與隆科多,氣勢越盛,則樹敵越多。十三說:「月滿則虧,盛極則衰」,這就是《周易》所說「物極必反」之理,《周易‧豐卦》曰:「日中則昃(偏斜),月盈則食(蝕)。」疏云:「盛必有衰,自然常理。日中至盛,過中則昃。」 所謂「物過盛則當殺」(〈秋聲賦〉),這就是自然法則。十三早已看得很透徹,所以他看得淡,所謂「無欲則剛」,眾阿哥中唯有他的境界最高,最令人佩服。
當然若曦也為承歡與十三爺鋪好了路。上集她幫承歡準備要給弘曆的壽禮,十三爺還問:「為什麼是弘曆?」若曦只說總有一天會明白的。這當然是因為下一任皇帝──乾隆──就是弘曆呀。不過就算她已知一切,仍無法阻止年羹堯勢力坐大、雍正欲鏟除異己(包含阿哥們)的決心。以前若曦說雍正肩上的擔子很重,因為有她有十三爺;可今日若曦心理的負擔更重,因為雍正要對付他們,也多半因為她和十三爺。若曦幾番苦勸,可是雍正實已鐵了心。
這就是帝王。
就連若曦親近的李公公、玉檀,甚至是關照過她的張千英,竟都落得非死即傷,一個比一個慘。若曦這才發現,帝王專寵的後果竟是如此難以承受。縱使玉檀有錯在先,但是幾近一輩子的情義,仍讓若曦無法放下。
九爺與玉檀這一條線,蛛絲馬跡大概要從玉檀自述貴公子救了她一家說起,可沒想到這條線佈了二十年之久。在深宮幽苑中,姐姐若蘭遠在八爺府,就只有玉檀與她相伴,更何況她還為了她放棄出宮的機會。玉檀對她的好難道都是假的嗎?姐妹一場若曦才發現自己根本不瞭解玉檀,才發現這皇城的一切都好虛假。雖說雍正嚴厲執刑,但也有仁慈的一面;可是若曦如今已經怕了。
她必須離開,否則她會死的。
今日詩文:一則「朝引木蘭之墜露兮,夕餐秋菊之落英。」取自〈離騷〉;二則「偷得浮生半日閒」,取自李涉 〈登山〉:「終日昏昏醉夢間,忽聞春盡強登山,因過竹院逢僧話,又得浮生半日閒。」
補記:《清史稿》記:「齊妃李氏生弘昀、弘時、弘昐。......弘時雍正五年以放縱不謹,削宗籍,無封。」看來九爺以玉檀挑撥三阿哥弘時之事,已是伏筆。
11/16(15) :《清史稿》載:雍正元年,九爺出駐西寧,雍正命十爺護送澤卜尊丹巴胡土克圖靈龕還喀爾喀,十四爺至遵遵化守皇陵,進為郡王。
雍正元年五月,仁壽太后(德妃)逝。
本集的史事較少,但對於親情、愛情著墨甚多。德妃對雍正與十四爺的偏愛,其實很多戲劇與民間傳說都說過,但事實如何,《清史稿》未留有紀錄,也因此雍正與十四爺之間的手足之情很淡;反而是十三對雍正的情誼更深,雍正也甘願為了他做任何事──包括隱瞞綠蕪的死。
八爺九爺十爺與十四爺間的手足之情,自不必多談。雖然雍正已即位,但是這群人始終抱著希望,期待有一天仍可以扳倒雍正。(可惜日後越來越慘)
德妃拒受冊封、眾皇子心有不平,雍正即位之謎一直傳德沸沸揚揚,但是改遺詔是最不可能的說法,如果真的是紙本遺詔,那麼上面不但有漢文也有滿文,單單竄改漢文的「十」變成「于」卻沒改滿文是不可能的。如果是口諭,也就會讓人有諸多想像。也因為即位後流言蜚語不斷,雍正親自編寫《大義覺迷錄》來為自己氣死德妃與篡位之說來辯白。(很妙的是,乾隆即位後禁了此書。)
另外一個與史事有關的則是「明史案」。康熙年間曾經有兩次文字獄,一次是明史案,另一次是戴名世《南山集》案。若曦為了撒謊騙十三爺,靈機一動,說綠蕪是「明史案」後人,陪十三爺十年,是盡她的情;如今離開,是盡她的孝。
康熙二年的「明史案」,起因於浙江烏程(今湖州)南潯鎮富盲人莊廷鑨,想學習歷史上同為盲人的左丘明(《左傳》),著寫一部史書。因為自己所知不多,便買到了明代天啟大學士朱國禎的明史遺稿,自己延攬了江南一代的有志之士加以增補定名為《明史輯略》,惟書中仍奉尊明朝年號,也就是不承認清朝的正統,加以內容屢屢觸犯清朝的禁忌,,並於順治年間刊行。後來歸安知縣吳之榮告發此事,越鬧越大,終於在康熙二年定讞,上至作書者,下至刻書工一律獲罪,牽連非常多人。
因為綠蕪曾經向若曦自託出身為浙江烏程,沒想到若曦的謊言居然成真,戲中雍正默認了這個事實。若曦是最能懂十三的人,雍正勸不動的,也得若曦出馬;在若曦身邊,他最能安心,也因此雍正非常怕失去若曦。
所以雍正遲遲不給若曦名份,一來為了可時時在養心殿看到她(一旦冊封就要住到自己的宮殿),二來則是因為他察覺到若曦心底的抗拒。其實若曦一直拿不定主意,就是因為她太清楚後面的事會怎麼走,她有些猶豫。可是一旦雍正對她全盤托出、甚至還讓她抓他的「小辮子」,十多年來的牽掛與愛意,也很難再抵抗下去了吧,就算沒有名份,他們終究是在一起了。但旁人不瞭解,就拿十四爺來說吧,總覺得若曦這樣沒名沒份的跟著雍正,可是在養心殿裏連高無庸都得低頭跟她回話,真的很奇怪。(沒辦法十四就是個乖寶寶)可是,十四問若曦是否記得當年在浣衣局他說的話,也為後事埋下伏筆。
而今天最讓我揪心的,還是若蘭。其實從一開始我便很喜歡若蘭,可是我也覺得她太自私,為了一己的愛,忽視了八爺對她的感情,讓彼此都痛苦多年。可是當若曦寫信告訴她要放下一切所執時,我想她應該有快樂一些,惟有心裡仍希望,死後做鬼能自由。生是愛新覺羅家的人,死了便不想再做他家的鬼。我看到若蘭臨死前的段落,哭了,此番深情誰與共?若蘭守著一輩子最單純美好的愛戀,終於有希望能圓滿了。
所以若曦去求八爺休了姐姐,想當然爾,八爺當然心痛,可是也因為愛,願意成就若蘭的心願。八爺以七出之罪*中的「無子」休了若蘭,明慧也才發現,自己是跟一個想像中的人在鬥,也讓八爺終於能將心思放回自己身上。
這就是牢籠裏的女人們,莫怪若蘭心心念念著那西北的風光,那片夢中的風景。
綠蕪和若蘭都走了,「去也終須去,往也如何往?若得山花插滿頭,莫問奴歸處。」(南宋‧嚴蕊〈卜算子〉) **
*七出之罪:不順父母、無子、淫、妒、有惡疾、多言、竊盜。
**南宋嚴蕊是一軍妓,因被人誤會引起朱熹與唐仲文的爭執,便寫了一首〈卜算子〉自表心跡:「不是愛風塵,似被前緣誤。花落花開自有時,總被 賴東君主。去也終須去,往也如何往?若得山花插滿頭,莫問奴歸處。」
11/15(14) :康熙一死,眾皇子莫不對四爺繼承大統之事,有所疑義。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即位後,《清史稿》載:「命貝勒胤異、皇十三弟胤祥、大學士馬齊、尚書隆科多總理事務。召撫遠大將軍胤題(十四爺)來京。命兵部尚書白潢協理大學士。以楊宗仁為湖廣總督,年希堯署廣東巡撫。......封貝勒胤異為廉親王,胤祥為怡親王。」戲中同年十四爺降為固山貝子,但《清史稿》記雍正三年三月,宗人府劾,請降授鎮國公,但雍正命其降為貝子。不管如何,這對親兄弟的感情,算是決裂了。(到底德妃是怎樣啊!)
若曦重回紫禁城,卻也意識到此處終究是她的牢籠。當年她順從自己的心,抗旨不嫁給十四爺,錯失了離開的機會;今日她想走,卻還是順從了自己的心,留下。她賭的是雍正對她的情意,畢竟這男人表面上清冷,但內心總是澎湃激昂,細微處無不注意,對她甚是在意的。她就這樣在養心殿住下,難得的平靜,她的身心也疲憊萬分的吧。我覺得雍正最棒的甜言蜜語,就在於他說跟若曦在一起最能感到安心。他真的是一個太累的人了。
而今四爺終於有能力護祐他心愛的人,他對十三加封進爵,對若曦照顧備至,但對於國事仍是絲毫不敢懈怠。康熙是個仁君,永不加稅賦之外,還常常給予受災的地方免稅的待遇,可是也因此造成國庫空虛。所以雍正和十三徹夜看帳本,若曦倒發現,清代時的記帳仍是單式記帳法,若能用現代的初級會計來算,就簡單得多了。果然是個二十一世紀的OL呀!
雍正登基後,為十三鏟除了阿靈阿(五馬分屍好殘忍),盡力回報當年十三為他扛下的罪。諸位阿哥中,我認為十三最具俠氣,也最有大勇。他很明白自己的方向,所以他始終支持雍正,就算被囚禁十年也不後悔。他喜愛綠蕪,從最初帶若曦認識綠蕪,到後來想給綠蕪名份,都有向世俗挑戰的決心,所以若曦認為他最能接受現代觀念。
可惜先知往往最慘。他疼惜綠蕪陪他十年,為他生了承歡格格,想要封她為側福晉,讓她享福,但綠蕪卻因為疼惜十三爺,不願意自己的出身讓他和承歡的名聲蒙塵,而選擇離開。
一個出身讓八爺苦爭出頭天,想光耀額娘;一個出身讓綠蕪陪上性命,只為了成就十三爺的名聲。
明明就在水邊,兩人還能見上面的,但偏偏就是這麼陰錯陽差,一回顧便已是永別了。(原著作者的心狠不只在此,後邊還有。)那一幕我幾乎要為綠蕪和十三落淚了。身份是什麼?身份他或許在十三的眼中不重要,但偏偏在天下人的眼中就是那麼重要。我想綠蕪是無憾的,她想清楚了一切,確保十三爺和承歡能好好過下去,她才決定離開;但身為一個妻子與母親,這個決定又有多痛呀!
雍正引用了晏幾道〈鷓鴣天〉一詞:「彩袖殷勤捧玉鐘,當年拚卻醉顏紅。舞低楊柳樓心月,歌盡桃花扇底風。從別後,憶相逢,幾回魂夢與君同。今宵剩把銀釭照,猶恐相逢是夢中。」巧妙把後幾句改成「今宵勤把銀燭照,相逢猶恐是夢中」。但我想,對十三爺和綠蕪來說,從此也只能相逢在夢中了吧。
夜裡幽夢忽還鄉,小軒窗、正梳妝。相顧無言,惟有淚千行......(蘇軾〈江城子〉)
(為了這龍椅,多少鬥爭在紫禁城中上演......)
11/14(13) :康熙五十三年起,江南各地陸續欠收,四爺潛心農耕,栽種出一年能收成兩次的稻穀,為康熙解了一大憂。不過另一個問題便是西北戰亂,康熙五十五年十月,策旺阿拉布坦侵入哈密,五十六年底皇太后駕崩,五十七年,十四爺為撫遠大將軍,討策旺阿拉布坦,十二月出發,康熙於太和殿授印,命用正黃旗纛。以上史實,戲劇大致沒有偏離。這一去,十四爺難得回京,最後回京時,已是六十一年三月。
此間,六世達賴倉央嘉措被汙為非世襲正統,西藏內亂,康熙五十九年,命公策旺諾爾布為參事,總理西藏事宜,九月平逆將軍延信以兵送達賴喇嘛入西藏坐床。(這就是兩個六世達賴之因,就是政權鬥爭啦。)
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,康熙的一生將要走到終點。他命四爺代他祭天,但卻告訴他想傳位給十四爺。以向靜以待動的四爺,最終仍是動了,多年來的佈局就等此時,最終他以年羹堯等人之助,登上帝位。
直到今天這集,時間到了康熙五十六年後,我才察覺若曦確實經歷了太多,心境老了許多。算算時間,若曦穿越到清朝也已經十多年了。這十幾年,她經歷過的情愛與鬥爭,最後讓她心安的地方卻是在浣衣局,真是令人始料未及。不過如同她所說,以前當奉茶領班時,每天醒來都會擔憂害怕,不知道今日會發生什麼事;可是在浣衣局,一醒來就知道,反正就是一盆衣服而已。心安了,才能定。
所以當十爺與十四爺要幫她帶信給姐姐,她寫下了〈妙色王求法偈〉裏的句子。一切憂患實從喜愛而生,一切擾亂平靜的實為「情」也。所以唐代李翱〈復性書〉曾說「性善情惡」,情是擾亂一切修養的根源。實則人生的種種憂懼,皆由情出,無喜愛便無憎惡,心靈自然也就自由了。
但偏偏我們都是凡人,我們聚情而生。
當十四爺回來到浣衣局見若曦時,若曦臉上的滄桑對比十四的風姿爽朗,差別尤大。十四忍不住發聲問若曦:「我就真的那麼讓你看不順眼嗎?」原來他早已請求賜婚三次。我以為他對若曦有愛,但原來是友愛是兄妹之愛。我想若曦大概很難和十四相愛,畢竟十四爺太不瞭解她了。可我敬重十四對他的平等之愛,要我也選十四呀!:P
不過這戲仍給了四爺污名,那流傳在後代的竄改詔書、年羹堯與科隆多的陰謀,一樣在這部戲裡呈現出來,若曦的擔憂始終會發生。若曦說他肩上的擔太重,因為有十三、有她,可是當時抱著承歡到浣衣局的四爺、那個在浣衣局信誓旦旦立下誓言的四爺,好像就隨著康熙的駕崩而遠去了。
如今重回風暴圈的若曦,還能淡定嗎?還能「若無愛與憎,彼即無羈縛」嗎?
補:陶潛〈歸園田居〉五首之三:「種豆南山下,草盛豆苗稀。晨興理荒穢,帶月荷鋤歸。道狹草木長,夕露沾我衣;衣沾不足惜,但使願無違。」四阿哥在康熙問他願不願意幫忙處理政事時引用了三、四句,用以表明他的決心。好高的一招。
小瑪的步步驚心與十三阿哥 x 瑩的《步步驚心》步步賞析文
2011/11/14 ♥看見美麗人生‧影視 Trackback() Comment(7)
COMMENT
從康熙,李德全,綠蕪,若蘭,玉檀。。。之後領便當的,會越來越華麗。。發生這些種種,一直讓我想起書中十三爺的話。(電視沒播)“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。”
越來越多人遭殃了,好難過!!!
不過十三為何會說那句話呢? 得找小說看看!
isisfish 2011/11/19 02:32
十三爺太仙,可我們畢竟是普通人。若曦,雍正,八爺,九爺,十爺,十四等等同是。所以更理解他們。步步是眾群生像。每個人都不同,各有立場。站在這一面,又會對另一面,也有話要說。不管站在那一方評論,總覺著不夠全面。只恨文字有局限性,永遠都表述不完。
皇城就是個小世界
這裏頭確實有眾生像
正因各有立場
有時就很難去責怪誰是誰非~
isisfish 2011/11/19 02:33
允禩恨恨盯著我吼問:“她不過與你說了一次話,並沒有實際傷害到你,如今你可滿意了?”我身子直抖,十三擁著我對允禩吼道:“沒有傷害?你知不知道就因為福晉的一通話,若曦沒有了孩子。而且這輩子都不可能再有孩子!她在夾縫中的痛苦,你們又體諒過嗎?”
允禩仰天悲吼了一聲,大喝道:“放開我!”幾人正在掙紮,十三怒道:“放開他!讓他去,留下生死未蔔的弘旺,看他如何向八嫂交待。”
允禩身形頓住,癡癡看著大火,攔著他的人猶豫了下都退開幾步。
火光漸小,允禩側身對明慧的哥哥吩咐道:“這裏就拜托你了!” 明慧哥哥用力點點頭。允禩轉身一步步蹣跚向外行去。
我和十三剛出阿附府,高無庸已經領著人在外面候著。十三扶我上了馬車,我呆坐半晌問:“我究竟做了什麼?”十三按著我肩膀道:“不關你的事。”我道:“我以後都不能有孩子了?”十三呆了一會,臉色哀痛,點點頭道:“皇兄怕你受不了,此事只有太醫和我們知道。”他還欲再安慰我,我淡淡道:“沒什麼好難受的,我本來就不想再要孩子。讓她在這個紫禁城裏受罪嗎?”
宮門漸近,我道:“這次拖累你了!”十三神色怔楞,好一會方道:“我從未料到八哥和八嫂竟是這樣的。”我木然地說:“以前以為活著是艱難,求死總該容易,卻不料連死都那麼艱難。同生不可求,共死亦無緣,福晉點燃羅帳,懸梁自盡的剎那究竟有多少恨怨?”
十三看著我欲言又止,最終輕嘆口氣道:“若曦,你是個很古怪的人,別的女人若知道自己不能有孩子時,只怕深受刺激,可你卻無動於衷。但你不能因為自己無所謂,就忽視皇兄的心情。你當時昏迷著,未看到皇兄聽到太醫這句話時的神色。那是怎樣一種刻骨的傷心悲痛絕望。我雖然希望皇兄能放過八嫂,可我完全能理解他這樣做。皇兄和八哥、九哥、十哥之間的矛盾是朝堂上的矛盾,是男人之間的戰爭,皇兄盡力把你隔絕在這一切之外,可他們卻一再把你拖入,皇兄這次發怒也是情理之中。更何況皇兄只是命八哥休妻,皇兄也絕對未料到是這麼一個結局。”
呆呆的倚著車廂,我聽見自己的聲音仿佛從很遠很遠的地方漂過來,空空的,沒一絲生氣,“我們都沒錯,那究竟是誰錯了?”十三靜默很久道:“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。
原來是這樣一個情境下所說的啊
其實也就是天若有情天亦老
只可惜天是沒有感情的
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
其實也只是在說天地對待萬物都是平等的而已~:)
謝謝你特別貼上原文給我看!
(我刪了另一個重複的留言唷,sorry!)
isisfish 2011/11/22 02:34
雍正上臺後。做為皇上需要更嚴酷的手段,來鞏固自己的政權,以抵制朝堂上下的騷動。而這些若曦是無法直面的,一是雍正對她的極其保護,二是看到更多的是八爺黨慘敗落魄潦倒。對八爺黨她有情義,而他們一個個將她拉進這深淵。也許能理解雍正苦衷,卻無法支持,更對一些處理方式接受不了。你可以說她的政治眼光太狹隘。因她想得更多是大家都安好,當然在這場鬥爭中是奢望。皇宮容不下那麽多好心。如果若曦體內沒有張曉,沒有在現代生活25年,沒有與八爺黨相交,只是出嫁從夫的古女子。這一切矛盾迎刃而解。但沒有如果。因相愛而在一起,最後因觀念不同分離,世上不少。愛情難以拼棄自我。
若曦越是在意八爺黨,希望雍正放他們一馬。而在雍正眼裏卻是另一番解讀。只會讓他更恨他們。感嘆一下,曾經四爺欣賞若曦的大無畏精神,在皇宮鬥爭中也變了質。皇上畢竟是皇上,他有他的職責。聖寵也有難以承受的地方。
嗯~確實如此! (思考)
isisfish 2011/11/22 02:35
戲劇有一點點幫八爺黨洗白。雍正在書裏也沒那麽深情,流這麽多眼淚。書中鋪墊和伏筆會讓人更理解若曦。時空交錯,真不是什麽好事。觀念互相難以真的融入。
戲裏的八爺反而是讓人同情的呢!
isisfish 2011/11/22 02:35
第一最好不相見,如此便可不相戀。第二最好不相知,如此便可不相思。但曾相見便相知,相見何如不見時。安得與君相訣絕,免教生死作相思。
我還找到超長版的。嘿嘿。好像是十誡曲。。
第一最好不相見,如此便可不相戀。
衣帶漸寬,怨秋風悲畫扇
第二最好不相知,如此便可不相思。
相思枕畔,但憑見淚痕濕
第三最好不相伴,如此便可不相欠。
別是一般,剪不斷理還亂
第四最好不相惜,如此便可不相憶。
此情可待,記憶裏一個你
第五最好不相愛,如此便可不相棄。
重門深居,難獨上畫樓西
第六最好不相對,如此便可不相會。
再相會,豈知吾誰與歸
第七最好不相誤,如此便可不相負。
負盡蒼生 負盡蓬山萬重
第八最好不相許,如此便可不相續。
續斷之間,聽一夜梧桐雨
但曾相見便相知,相見何如不見時。
安得與君相訣絕,免教生死作相思。
第九最好不相依,如此便可不相偎。
東勞西燕,天欲曉各自飛
第十最好不相遇,如此便可不相聚。
曲終人散,念去去傷別離
但曾相見便相知,相見何如不見時。
見與不見,何須悲何須怨
安得與君相訣絕,免教生死作相思。
相思無益,十誡說與君知
明天最後一集了。。。繼續飈淚吧。
>第一最好不相見,如此便可不相戀。第二最好不相知,如此便可不相思。但曾相見便相知,相見何如不見時。安得與君相訣絕,免教生死作相思。
這八句其實是倉央嘉措同一首詩的不同譯本
超長版好像是網友的創作
也都好厲害喔!!!
我今天就有飆淚了呀~> <
isisfish 2011/11/22 02:32
COMMENT FORM
TRACKBACK
我是魚,這是我的發光小魚缸。我和三隻貓同住,March是混血美女,小六是黑黝帥哥,公主是玳瑁美人。我的世界很簡單,喜歡音樂電影喜歡書,喜歡旅行和被貓咬,喜歡花很多時間做無意義的小玩意,喜歡Miniature喜歡畫。希望有一天能夠游遍世界,最後住進自己建築的微物世界,一切就最完美了。^^y
康熙四十三年:看電視長知識之步步驚心筆記(11/17)
十三爺的確是看得最開的,所以我之後才會多寫一篇十三爺的文啊~XD
瑩 2011/11/18 03:48 EDIT RES
Re:康熙四十三年:看電視長知識之步步驚心筆記(11/17)
:D 十三就是個仙啊
拼命十三妹都變凡人了~
isisfish 2011/11/19 02: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