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不是教高中國中,但是〈桃花源記〉這篇文章這幾年也教了好多遍,來自國外──尤其是東南亞的僑生幾乎也都讀過,因為課程與考試的關係,所以總會一一細講。課本上寫著陶淵明的寫作動機是在黑暗的時代,構築一個理想世界;另一則是在說人們都失去追求理想的勇氣。
[1回]
我不知道別的課本是怎麼教的,這幾年我對第二點感受很深。〈桃花源記〉的原文是這樣的:
晉太元中,武陵人,捕魚為業,緣溪行,忘路之遠近;忽逢桃花林,夾岸數百步,中無雜樹,芳草鮮美,落英繽紛;漁人甚異之。復前行,欲窮其林。林盡水源,便得一山。山有小口,彷彿若有光,便捨船,從口入。
其實,從第一段我們就該給漁人拍拍手。今年剛好也在教旅行相關課,其實一直提到旅行最難的是決定出發,因為那需要極大的勇氣。其實在上〈桃花源記〉時我也想到,若漁人半途而返了呢?當然,可能就不會有這篇文章,所以漁人必須往前;但當我問問底下來自各國的同學,他們有一大半都說會像漁人一樣繼續走下去看看。
如果因為迷了路,有人會選擇回頭,也就是找回往舒適圈的路,因為那是習慣的、安全的,但也就沒機會看到桃花林;如果看到桃花林就停步而不想去追尋盡頭,那其實也就是享到了一點甜頭,便止步不前,若然如此,那麼也就不會發現小山與洞穴,更不可能再找到桃花源。
初極狹,纔通人;復行數十步,豁然開朗。土地平曠,屋舍儼然。有良田、美池、桑、竹之屬,阡陌交通,雞犬相聞。其中往來種作,男女衣著,悉如外人;黃髮垂髫,並怡然自樂。見漁人,乃大驚,問所從來;具答之。便要還家,設酒、殺雞、作食。村中聞有此人,咸來問訊。自云:「先世避秦時亂,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,不復出焉;遂與外人間隔。」問「今是何世?」乃不知有漢,無論魏、晉!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,皆歎惋。餘人各復延至其家,皆出酒食。停數日,辭去。
來到陌生的地方,是否願意與人交流,又或是抱持著極端的想法、防備自己?其實任何地方都有好人與壞人,先入為主便是給了框架,那麼也就框住了可能看見的美景與可能擁有的交流、美好經驗。如果好不容易出了門還如此拒絕外在,那麼不過就是帶著防護網出門,安全是安全,但是沒有辦法感受到人情的美好、景物的美妙。
此中人語云:「不足為外人道也。」
說真的,感受原本就是如人飲水,既而有緣來到此地,所有的感受其實也就是收歸心頭,不管用再好的文筆,也難一一描述──除非是與你有共同態度、感受、經驗的人。因此桃花源的人們只願漁人將之收入心中,而不願他告訴別人,因為有的人無法理解,理想的美好。
既出,得其船,便扶向路,處處誌之。及郡下,詣太守,說如此。太守即遣人隨其往,尋向所誌,遂迷不復得路。南陽劉子驥,高尚士也,聞之,欣然規往,未果,尋病終。後遂無問津者。
經驗與感受無法拷貝,因此,無須問桃花源往何去,這裡沒有牧童遙指杏花村,也沒有漁人的記號,只有願意走出舒適圈,以勇氣為指南的人,方可尋得。
後記:首圖是我很喜歡的繪本,根據〈桃花源記〉改編的。:)
《桃花源記》
作者: 陶淵明
繪者:尹芳吉伯、丹尼納諾
出版社:格林文化
出版日期:2011/04/26
語言:繁體中文
PR
2015/03/13
♥小魚碎碎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