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
《老子》第八章:
上善若水,水善利萬物而不爭,處為人之所惡,故幾於道。 居善地,心善淵,與善仁,言善信,正善治,事善能,動善時。夫唯不爭,故無尤。
這段話正好與第一集易寒告訴衛子夫的「不爭」相合。品德高尚的人就像水,水有利於萬物卻是不爭的,只有不爭,所以不會失去、不會有所怨尤,這一向是衛子夫處世之道,我想,也是太皇太后最喜歡她的一點。
[1回]
今日太皇太后竇漪房走向人生的終點,臨行之前,殷殷交待每一件事,對武帝的期許、對竇太主的寬容與不捨、對陳皇后的疼惜。她常說自己是眼盲心不盲,確實如此,走過三朝後宮,她怎麼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女兒、孫女們在做什麼,也心知這些晚輩的脾性,所以最後她為陳嬌求的保命符並非武帝求,而是向衛子夫求。
養兒一百歲,長憂九十九,養孫子也一樣。
建元五年,武帝罷三銖錢。建元六年春二月,遼東高廟災,夏四月高園便殿火,上素服三日,這便是今日劇情中,大家都穿素服守孝之由。
沒想到高祖廟大火竟是太皇太后離別的前奏曲。
14
今天的筆記有些碎亂,但滿好玩的。
其一,衛子夫對於封號無所求,旁人都為其不,但她以為「知止不殆」,此語和第一集一樣,出於《老子》第四十四章:「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長久。」道家思想用以處世,能使心靈平靜,其實真的是挺好的。物極必反,滿招損,謙受益,道家一直講的是「虛」,才能容納更多。
其二,衛子夫與段宏提到吹「塤」。塤(ㄒㄩㄢ)是一種土製樂器,上有六孔,漢代劉熙《釋名‧釋樂器》有言:「塤,喧也。聲濁喧喧然也。」
其實全世界應該只有衛子夫不知道段宏喜歡她吧!好像所有的愛情裡都有這樣一個「段宏」,無怨無悔地為她付出,就算明知是別人妻室,也沒有辦法放棄。「既曰歸止(之),曷又懷止(之)」,次句引自《詩經‧齊風》,「歸」指女子出嫁,「曷」即「何」也,所以衛青幫他說了:「既然心愛的人都出嫁了,我為何又還思念她?」感情無法自制,只好繼續下去,默默守候,這大概是很多人喜歡段宏的原因吧!
其三,段宏評衛青的打鬥,引用了曹植〈洛神賦〉裡的句子:「動無常則,若危若安。進止難期,若往若還。」明明是寫女子之姿,卻被拿來寫飄忽不定的招數,金庸也拿來也「凌波微步」了。
13
今日劇情中出現三把名劍,是莫邪、干將的師父歐冶子所鑄,即龍淵(泉)、太(泰)阿、工布。《越絕書》中記載:
春秋時歐冶子鑿茨山,泄其溪,取山中鐵英,作劍三枚,曰:「龍淵」,「泰阿」,「工布」。
其中龍淵後改名為龍泉,是為了避唐高祖李淵的諱,因此改名。最後相傳也隨之入葬,或有一說是此劍傳給唐太宗李世民,入葬昭陵。不過昭陵在五代十國時曾被盜,包含〈蘭亭集序〉真跡與龍淵劍都下落不明。
今日還出現一事,是江都王劉非與武帝同到上林苑狩獵時,因為韓嫣先行,領領數十百騎,奔馳尋視獵物。江都王以為是武帝,結果迴避跪拜,後來知道是韓嫣,覺得自己受辱,因此入宮向王太后諫言;加上韓嫣可以自由出入永巷(後宮),惹出姦情,不見容於太后,最後賜死。此事在《史記》、《漢書》俱有記載,今日劇情唯一的差別,大概是史書上記武帝曾為韓嫣求情,而戲裡是反而是武帝用計除掉他。
12
七月七,乞巧節。
說起七月初七,我先想到了〈髻〉裡面提到琦君的母親每年總在七月七才洗頭;另外也想起了蘇軾在元豐二年七月初七曬書,看見文與可〈畫篔簹谷偃竹圖〉,結果因為思念剛過逝的文與可,大哭一場。
七月初七,七夕也。若說起牛郎織女的典故,大家想必都很熟悉了。秦觀〈鵲橋仙〉說:
鵲橋仙秦觀 纖雲弄巧,飛星傳恨,銀漢迢迢暗度。金風玉露一相逢,便勝卻人間無數。 柔情似水,佳期如夢,忍顧鵲橋歸路。 兩情若是久長時,又豈在朝朝暮暮。
這闋詞說的就是牛郎織女的故事,但是別開傳統悲悽陳情,反而以正面方式述說兩人的思念,雖然因為相聚時間很短必須分離,但是只要能夠相處,就勝卻一切。後來這個節日就成為傳統節日中最浪漫的一天。
而漢晉開始,有七月七日穿七孔針,祈求姻緣、祈求手巧的習俗,這就叫做「乞巧」,不過正式成為定例還是在宋代以後。後來甚至也不一定是女性乞巧,男性也可求功名或許願。
唐代古文運動大家柳宗元也乞巧過,還慎重其事地寫了〈乞巧文〉。不過這篇文章是個遊戲之作,頗可與韓愈〈送窮文〉對看。一個求巧、一個送窮,這兩位還真是哥倆好。(?)
來「釂」(ㄐㄧㄠ\,乾杯) 一下!
11
今日演出衛青得救,太皇太后等人力阻漢武帝查明真相。其實對於太皇太后與皇太后的阻止,實在是無可奈何。面對武帝想要拔除竇太主(館陶公主)與陳皇后,其實我想太皇太后與皇太后不是不明白,但是飲水思源,加上一查下去,後宮必亂,所以阻止實乃最好的方法。
其實太皇太后竇漪房不愧是走過兩朝後宮的女人,有些事,雖然明白真相,也只能如此掩蓋,否則便會亂。皇帝的家與國家命運相連,恐怕不能將家事等賢視之。
今日衛青終於被提拔了!(只是平陽侯你老是要看妻子平陽公主臉色,真的很弱啊!)
前往救了衛青的,除了段宏,另有公孫敖。
公孫敖於《漢書》、《史記》俱無傳,原本是武帝的騎郎(騎兵侍從),因救出被館陶長公主綁架的衛青而建功,後與李廣出兵迎戰匈奴卻失敗,後與霍去病一起出病,又因在沙漠中迷路未能建功。太始元年(BC96)春正月,公孫敖之妻因為涉及巫蠱案,腰斬、抄家。
巫蠱在漢武帝時代的歷史中不斷出現,除了陳嬌因其而死,公孫敖亦是,武帝太子劉據(衛子夫所出)也因為巫蠱之禍,被江充等人誣陷以巫蠱詛咒自己的父親,他不得不起兵反抗,反而被誤會為謀反,武帝因之起兵鎮壓,最後劉據兵敗被迫自殺。當年是西漢征和二年(BC91),武帝66歲時之事,影響數十萬人,是武帝末年的一大亂事。(也導致後來繼位亂象)
巫蠱是一種操縱毒蟲,並以咒詛害人的巫術,歷來均禁止此事,因此一旦被發現,大多處以重刑;《唐律疏議》裡則明定處以絞刑。
總之是一種很可怕的黑巫術,現在在某些地區似乎還有類似的事情發生呢。
(圖片取自網路)PR
2014/10/28
♥看見美麗人生‧影視